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三章 吳國崛起 (3)

關燈
又慢了半拍,只好將章禹迎至城父(地名,今河南省境內)安置下來。

闔閭問伍子胥:“當年我想討伐楚國,知道必能成功,但那是為他人做嫁衣,功勞都給了別人(指吳王僚)。現在我當國君了,您給我出出主意,該怎麽對付楚國?”

伍子胥說:“楚王年幼,囊瓦又是個無能之輩,難以服眾。楚國現在是政局混亂,沒有主心骨。咱們可以將部隊一分為三,輪流襲擾楚國。楚國人不明裏就,只要聽說我軍犯境,必定全師而出。他出我歸,他歸我出,搞不了幾次,他們就疲勞了,就會放松警惕。到那時,咱們再全軍出擊,必獲全勝。”

伍子胥分析得很對,楚國政局混亂,主要是因為囊瓦昏庸無能。

《左傳》記載,楚國左尹郤宛正直溫和,在老百姓中享有很高的聲譽。右領(官名)鄢將師嫉妒郤宛,與費無極商量要除掉他。費無極便在囊瓦面前說郤宛的壞話。當然,光說壞話是不夠的,費無極還有一套拿手好戲,當年用來對付朝吳,現在又用來對付郤宛。

他對囊瓦說:“郤宛托我來跟您說,想請您到他家裏做客。這小子,八成是知道您對他有意見,想討好您吧!”囊瓦腆著個大肚子,笑瞇瞇地說:“這個嘛,他願意向我靠攏,我是不會拒絕的。”費無極說:“您大人有大量,難怪能當令尹。”轉身又跑到郤宛那裏說:“令尹主動提出要到您家裏喝酒呢!”

郤宛正直溫和,卻缺少政治智慧,看不透費無極翻雲覆雨那一套。聽說囊瓦要登門拜訪,覺得受寵若驚,說:“哎呀,我不過是一介下臣,怎麽敢辱沒令尹啊!”費無極說:“瞧您說的!什麽辱沒不辱沒?您是楚國的重臣,在朝野又極具聲望,令尹親自上門,也是應該的。”郤宛說:“可是我家財微薄,拿不出什麽像樣的東西招待令尹啊!”“這樣啊?”費無極抓耳撓腮想了一陣說,“也沒關系,令尹這個人最好甲兵,您就準備幾副盔甲兵器獻給他吧!”

郤宛雖然窮,好歹也是一員武將,家裏倒是不缺武備。當下帶著費無極到倉庫看了一圈。費無極挑出五副盔甲、五柄長戈,道:“將這些東西陳列在門道裏。令尹來了看到,必定點評兩句,您就順勢獻給他。”

郤宛心想,都說費無極是個小人,果然有些小聰明。給領導送禮嘛,第一是要送對東西,第二是要找對時機,第三是要讓領導收得自然。不仔細揣摩,誰想得出這麽好的主意?於是按照費無極的建議,到了請囊瓦吃飯那天,以布為帷,將五副盔甲長戈陳列在裏邊。

囊瓦欣然前往郤宛家,半路殺出一個費無極,氣喘籲籲地扒在車旁說:“我差點害了您!郤宛請您吃飯,原來是要對您不利,甲士都埋伏在門邊了,請您趕緊回去!”囊瓦嚇了一跳,派人前往郤宛家一打探,果不其然!他趕緊回到令尹府,把鄢將師叫過來交代一番。鄢將師早有準備,從令尹府一出來,便帶著隊伍直奔郤宛家,將屋前屋後包圍得嚴嚴實實,還發動郢都百姓進行火攻。

郤宛情知上當,羞愧難當,拔劍自殺。老百姓素來喜愛郤宛,都不願意聽命於鄢將師。鄢將師宣布:“不參與火攻郤者,與其同死罪!”老百姓一聽,沒辦法,必須得上啊!於是有的拿一葉枯草,有的拿一段稭稈,懶洋洋地扔在郤家院外。這火燒了半天,怎麽也燒不起來。鄢將師惱羞成怒,命令“閭胥裏宰之屬”也就是街道辦的主任們親自動手,這才將郤宛的房子點著了(關鍵時刻,還是要靠幹部啊)。郤宛全家都死在火海中,只有他的兒子伯嚭(pǐ)逃到了吳國,被闔閭封為大夫,與伍子胥共事。

城門失火,殃及池魚。郤宛的朋友陽令終(前任令尹陽匄之子)及其兩個弟弟、大夫晉陳及其家屬都在這次事變中被殺。晉陳的族人奔走相告:“鄢將師、費無極欺我主年少,禍亂楚國,蒙蔽令尹,濫殺無辜。”一時間,朝野議論紛紛,囊瓦的聲望降到了極點。

沈尹戌對囊瓦說:“郤宛和陽令終有什麽罪?您這麽草率就殺了他們,導致流言四起,至今不休。我聽說,仁者即便為了消滅謠言,也不至於要殺人。您卻因為殺人而受到非議,又不想辦法去彌補,讓我覺得很難以理解。那費無極本來就是個小人,全楚國都知道,朝吳、大子建、伍奢等案,都是出自他的手筆。這個人遮蔽大王的耳目,使之耳不聰目不明。不然的話,以先王(指楚平王)的溫惠恭儉,就算相比成王、莊王也有過之而無不及。先王之所以不能成就霸業,費無極罪不可赦!現在他又來禍害無辜,屠殺忠良,使您的名聲也受到損害。您堂堂楚國令尹,怎麽能夠容忍這樣的事?”

囊瓦聽了,黯然無神。沈尹戌又說:“而今吳國新君即位,一方面勵精圖治,一方面整頓軍備,矛頭直指楚國,戰事遲早要到來。您如果不抓緊時間處理好國內的矛盾,一旦吳軍攻進來,內憂外患,看您怎麽應付?”

囊瓦緊張了:“您說得對,這都是我的過失。”公元前515年九月,囊瓦殺費無極和鄢將師,滅其九族,這才將朝野的議論逐漸平息下來。

可以想象,這樣一位囊瓦,面對伍子胥的車輪戰術,是難以辨別其真實意圖的。吳國犯境的警報一起,他便動員全國戒備,將主力部隊派往吳楚邊境待命,結果發現是虛驚一場。如此反覆數次,楚國的軍隊被弄得疲憊不堪,老百姓怨聲載道,農業生產也受到很大影響,整個國家都處於一種緊張的狀態。

而就在此時,伍子胥給闔閭推薦了一個名叫孫武的人。

孫武是齊國人,據說也是陳氏後裔,為了躲避齊國的政治紛爭而逃到吳國,在姑蘇城外的穹窿山隱居,期間結識伍子胥,兩人一見如故,交情篤深。

孫武給闔閭的見面禮是沈甸甸的十三卷竹簡。

闔閭打開第一卷,首先印入眼簾的一句話是“兵者,國之大事,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”。微微一笑,心裏想,原來是推銷兵法的,這話說得倒是實在,但是稀松平常。接著向下,讀到“故經之以五,校之以計,而索其情:一曰道,二曰天,三曰地,四曰將,五曰法”(翻譯成現代文:要從五個方面考察,對敵我形勢進行分析,來判斷戰爭的形勢——一是道義,二是天時,三是地利,四是將帥,五是法度),闔閭的笑容便僵住了,換成一副驚訝的表情,胃口已經被吊起來。他繼續向下,讀到“道者,令民於上同意,可與之死,可與之生,而不畏危”(所謂道義,是要使民眾和君主的意願一致,可以讓他們將生死置之度外,不畏懼危險),闔閭“騰”地站起來,對孫武說:“請先生將此書留下,待寡人細細研讀後再向先生請教。”

闔閭本人就是兵法家,而且有豐富的實戰經驗,對自己的軍事知識很自負。然而當他花三天三夜時間將孫武那十三卷七千多字的兵法細細讀完,不禁對孫武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
在這部被後人稱為《孫子兵法》的書中,孫武開門見山地指出,決定戰爭勝負的首要因素,是老百姓是否與君主意願一致。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要統一思想。只有思想統一了,腦子洗幹凈了,自覺與君主保持高度一致了,緊密團結在君主周圍了,君主才能得心應手地使喚老百姓,要他們生就生,要他們死就死。在冷兵器時代,不怕死的隊伍幾乎是所向無敵的。後世儒家,對孫武的這種思想頗不以為然,認為不夠仁義道德,不夠以人為本,把活生生的人都當作工具來使了——很顯然,他們沒有見識過更厲害的。

孫武又提出,所謂兵法,就是“詭道”,要想方設法迷惑敵人,讓敵人搞不清楚自己的實力和意圖;要“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”,采用各種手段調動敵人,讓敵人暴露出弱點,再發動進攻;要提前謀劃,運籌帷幄,不打無準備的仗;要速戰速決,不打持久戰,更不能使用“添油”戰術,多次征集士兵投入戰爭。

更讓闔閭心服的是,孫武提出,“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;不知彼而知己,一勝一負;不知彼,不知己,每戰必殆。”將準確掌握敵我情報作為戰爭勝負的關鍵性因素。孫武還提出,“上兵伐謀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”“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者;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將戰爭理論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。回想當年齊桓公、晉文公稱霸天下,可不就是以“謀交”為主、“攻伐”為輔麽?

再讀到“善守者,藏於九地之下;善攻者,動於九天之上”“勝兵先勝而後求戰,敗兵先戰而後求勝”“激水之疾,至於漂石者,勢也”“善戰者,致人而不致於人”“備前則後寡,備後則前寡,備左則右寡,備右則左寡,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”,闔閭不覺心潮澎湃,似乎有許多平時感到疑惑的問題,一下子找到了答案,而且能夠舉一反三,拓寬了思路。

孫武還寫道,但凡用兵,“其疾如風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動如山。”說句題外話,日本戰國時期有戰神之稱的武田信玄,便將這十幾個字寫在軍旗上,作為自己的標志。黑澤明更是在其電影《影子武士》中,真實地再現了當年武田軍疾如風、徐如林、侵掠如火的場景,而且將信玄不動如山的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。只可惜,中國的導演拍古代戰爭,徒有熱鬧,沒有精神。

談到將領的素養,孫武寫道:“將者,智、信、仁、勇、嚴也。”這是對將領的品格要求。又說:“將有五危:必死,可殺也;必生,可虜也;忿速,可侮也;廉潔,可辱也;愛民,可煩也。”作為將領,抱定必死的決心和貪生怕死一樣有害,脾氣暴躁更容易讓敵人找到弱點。而過於愛惜名聲或愛護百姓,也不是好事。換而言之,將領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和理性的態度,不能感情用事。

談到戰場上博弈,孫武說:“三軍可奪氣,將軍可奪心。”(對於敵人的軍隊,可以打擊其士氣;對於敵軍的將領,要攪亂他的判斷,使其心神不定)“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;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”“利而誘之,亂而取之,實而備之,強而避之,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,攻其不備,出其不意。”

三天之後,闔閭召見孫武,說:“您的十三篇兵法,寡人已經全部讀過了,受益匪淺。然而理論是一回事,實踐是另一回事,您可以為寡人小試牛刀,實地演習一番嗎?”

孫武說:“當然可以。”

闔閭故意給他出了個難題:“那用在婦人身上也可以嗎?”

孫武說:“沒問題。”

闔閭於是從宮中挑選出嬪妃宮女一百八十人,讓孫武操練。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,讓她們穿起盔甲,拿起長戟,又任命闔閭的兩位寵姬為隊長,便在操場上搞起了軍訓。

孫武拿著一面小紅旗,站在那群女人前面,問道:“你們知道前後左右嗎?”

美女們都說:“知道。”

孫武說:“那麽,我擊鼓,你們聽令而行。一通鼓,向前進十步;二通鼓,向左轉;三通鼓,向右轉;四通鼓,後退三步。聽明白了?”

美女們說:“聽明白了。”

孫武站上兵車,左右各設刀斧手一名,又將規矩重覆了一次,然後擊鼓。美女們有的向前,有的不動,有的蹲下,嘻嘻哈哈,亂成了一團。孫武說:“有令不行,是隊長的過錯,我再給你們一次機會,聽清楚規矩,然後照做。”於是又嘚啵了一次。美女們被他這副一本正經的樣子逗樂了,感覺很好玩,聽到鼓聲響起,集體大笑。闔閭在臺上遠遠看到了,也忍不住大笑。

孫武說:“我已經三令五申,你們還是做不好,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。”命令刀斧手將兩名隊長綁起來斬首示眾。闔閭大吃一驚,連忙派人跑去跟孫武說:“先生善於用兵,寡人已經見識到了。寡人如果沒了這兩個寶貝,吃飯睡覺都不香,請先生放她們一馬。”孫武說:“大王命令我訓練士卒,就是任命我為將了。將在外,君令有所不受。”還是將那兩個女人給砍了頭,又新任命了兩名隊長。

兩顆血淋淋的人頭掛在旗桿上,她們至死不明白,男人為什麽如此殘忍。但是那些活著的女人總算搞明白了,這事不是鬧著玩的。於是按照孫武的指示,前後左右,跪起坐下,中規中矩,一絲不茍。更重要的是,沒人再敢嬉笑,整個操場上只聽到孫武的鼓聲和整齊的腳步聲。

如是演練了半個時辰,孫武派傳令兵向闔閭報告:“兵已經練好了,大王可以下來看一下,只要大王一聲令下,她們就算是赴湯蹈火也沒有問題。”

闔閭正心疼呢,說:“請先生回去休息,寡人今天有點累了。”

孫武聽到回報,笑道:“原來大王也是徒好其言,不能用其實啊。”

話雖如此,幾天之後,闔閭還是任命孫武當了將軍。或許,在闔閭的心中,本來就有幾分殘酷的本質,和孫武不謀而合罷了。

在伍子胥、孫武、伯嚭等人的輔佐下,闔閭的事業蒸蒸日上,加快了入侵楚國的節奏。

公元前511年,吳軍侵楚,直抵城父、潛城、六城一帶。楚將沈尹戌率師救援潛城,吳軍撤圍而還。沈尹戌剛回師,吳軍又包圍了弦城(今河南省境內)。沈尹戌不得不再度出師救弦,吳軍還是避而不戰,主動撤走。

同年十二月,發生日食。日食前夜,晉國的趙鞅夢見一群小孩光著屁股在大街上唱歌跳舞,醒來後很緊張,問大夫史墨:“我做了這樣一個怪夢,今天又發生日食,該不會是我將有什麽不測吧?”

史墨掐指一算,說您別緊張,您的夢跟日食完全沒關系,就是個夢而已。這一次的日食,預示著六年以後,吳國將攻入楚國的郢都。

趙鞅嚇了一跳:“吳國竟然能夠滅亡楚國?”他馬上想到是,吳國如果能夠滅亡楚國,那晉國也不在話下,遲早會遭到吳國的侵略。遙想當年,晉國派巫臣幫助吳國發展經濟,訓練軍隊,沒想到短短數十年,吳國就已經強大到讓楚國朝不保夕,也讓晉國這個老師感到震撼。

史墨又算了一番,道:“吳國入郢不假,但是滅亡楚國倒未必。”趙鞅大大地松了一口氣。

闔閭的戰車滾滾向前。公元前510年夏天,吳國討伐越國,這也是吳國首次對越國用兵。史墨夜觀天象,預測道:“不到四十年,吳國將被越國消滅。今年歲星照耀越國,而吳國對其用兵,這是違背天命的。”

公元前508年秋,楚國令尹囊瓦率師討伐吳國。同年十月,吳軍大敗楚軍於豫章,順勢攻克巢城,俘獲守將公子繁。闔閭意氣風發,準備長驅直入,進攻郢都。孫武制止了他的行動,說:“這幾年連續用兵,百姓疲憊,還不是時候。”

國難當頭,囊瓦不但不思進取,反而變得更加貪婪。公元前507年冬天,蔡昭侯來到郢都訪問,帶來兩塊玉佩和兩件裘皮大衣,將其中一玉一裘獻給楚昭王,另外一套則留給自己。楚昭王很高興,穿上裘皮大衣,配上玉佩,設宴招待蔡昭侯。囊瓦見了,艷羨不已,厚著臉皮向蔡昭侯索要。蔡昭侯不答應,囊瓦便將他“留”在了郢都。

同時到訪的還有楚國的附庸小國——唐國的君主唐成公。囊瓦看中了他的兩匹肅爽馬(肅爽,馬名),索要不成,便將唐成公也“留”了下來。

唐成公的手下,有幾個特別大膽的,用酒將唐成公的親信灌翻了,把兩匹寶馬偷出來獻給囊瓦。囊瓦一手收錢,一手交貨,馬上將唐成公釋放。那幾個偷馬賊將自己綁得嚴嚴實實,跪在庭院中向唐成公請罪:“您為了馬,諸侯也不想做了,國家也不想要了。我們幾個卻不能體諒您的愛馬之心,將它們拱手讓人。如果您能給我們一次機會,我們一定找到兩匹同樣的好馬補償給您。”唐成公一聽,這哪裏是請罪,分明是問罪嘛!親自給他們松綁,說:“這都是寡人的過錯,害你們受委屈了。”又給予他們重賞。

蔡國使團得到消息,也開了竅,跑去勸說蔡昭侯。開始蔡昭侯很擰巴,寧可被軟禁,堅決不願意向囊瓦低頭,後來經不住大夥苦苦相勸,只答應將玉佩送給囊瓦。至於裘皮大衣,蔡昭侯還得穿在身上,郢都的冬天又冷又濕,不是鬧著玩的。

第二天囊瓦上朝,見到蔡昭侯手下的人,就對外交部官員說:“蔡侯在我國逗留了那麽久,都是因為你們沒有準備餞別的禮物。如果到了明天還沒辦好禮物,讓蔡侯開心回國,就處死你們。”官員們聽了,敢怒而不敢言。蔡國人又好氣又好笑:價值連城的玉佩被你強要去,居然還賴我們貪戀你那點象征性的送別禮,臉皮可真夠厚的。

蔡昭侯冒著凜冽的寒風,踏上了歸途。裘皮大衣依然暖和,但他心裏卻是涼颼颼的。坐船渡過漢水的時候,蔡昭侯將一雙白璧沈入河中,發誓道:“我若再南渡漢水,便不得好死!”回國後不久,他便又啟程前往晉國,將兒子送到晉國做人質,請晉國出兵討伐楚國。

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晉國居然答應了他的請求。

【伍子胥滅楚鞭屍】

公元前506年三月,在晉國的號召下,齊、宋、蔡、衛、陳、鄭、許、曹、莒、邾、頓、胡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各路諸侯齊聚召陵,準備討伐楚國。周天子也派卿士劉文公到會,代表王室進行聲援。

召陵在今天的河南省境內,臨近楚國。公元前656年,齊桓公率領諸侯伐楚,最終就是在召陵和楚國人簽訂了和平條約,史稱“召陵之盟”。事隔一百五十年,晉定公又在召陵大合諸侯,扛起討伐楚國的大旗,其用意不言而喻。

然而,十七國聯軍在召陵逗留了十幾天,連個像樣的盟約都沒有簽訂,便匆匆散夥了。原因是晉國的荀寅向蔡昭侯索要賄賂未果,便對士鞅進言:“現在國家面臨危險,諸侯已有貳心,不是發動戰爭的時候。再說,自弭兵會盟以來,我國數次對楚國用兵,從來沒有討到便宜,每次都是勞民傷財,無功而返,何必多此一舉?”

魏絳死後,士鞅繼任中軍元帥,主政晉國。荀寅作為士鞅的政治盟友,也因此得道,隱然成為晉國的二把手。二人狼狽為奸,索取無度,全然不把其餘四卿放在眼裏,更不會考慮晉定公這個末世國君的感受。荀寅向蔡昭侯索賄,士鞅必然知情,甚至還有可能牽涉其中。他很輕易地接受了荀寅的建議,於是一聲令下,將十七國聯軍解散。眾多諸侯,十餘萬大軍,頂著春寒料峭,倏然而來,倏然而返,聚散卻只在一兩人的貪念之間。這也是晉國最後一次組織諸侯會盟。自晉文公以來,一直是以霸主身份淩駕於中原各國之上的春秋第一強國,終於在一片虛假的花火中走到了盡頭。

最慘的是蔡昭侯。他因為不肯向囊瓦行賄而得罪楚國,又因為不肯向荀寅行賄而失去晉國的幫助。召陵之盟曲終人散,大家都可以各自回去抱老婆孩子,他卻要戰戰兢兢地防備楚國的報覆。

同年秋天,楚國不出意料地發動了對蔡國的進攻。蔡昭侯也學聰明了,不再向晉國求援,而是將公子乾送到吳國作為人質,請求闔閭出兵救蔡。

闔閭很幹脆地答應了蔡昭侯的請求。他和晉定公完全不同,後者徒有其名,他卻是實權在握;後者虛情假義,他卻是真心實意地想攻打楚國。最重要的,晉國暮氣沈沈,吳國卻有如一輪朝陽,正在冉冉上升。

伍子胥也覺得是時候了。五年來,吳國一直采用他的車輪戰策略,不停地騷擾楚國。他很有耐心地看著楚國人疲於奔命,但又無一日不想著即刻殺回郢都去替父兄報仇。現在,楚國疏於防範,蔡昭侯急於當向導,還有唐成公也在蠢蠢欲動,伍子胥內心深處的覆仇之火也被煽動起來了。

孫武也認為可以出兵。這幾年來,吳國軍隊在他的訓練之下,戰鬥力比以往有了大大的提升,他希望通過一場大的戰爭來進一步證明自己的價值。

於是同年冬天,吳國聯合蔡、唐兩國,向楚國發動進攻。吳軍渡過淮河,棄舟登岸,前進至豫章。楚軍則在令尹囊瓦的統帥下抵達漢水,與吳軍隔江相望。

囊瓦是個草包,但不代表楚軍中沒有能人。左司馬沈尹戌向囊瓦建議:“您留在這裏監視吳軍,不要讓他們過河。我率領一支奇兵,從北邊繞到敵後,焚毀吳軍的戰船,截斷他們的後路。然後您再渡河進攻,我則從後方襲擊,前後夾攻,必可大獲全勝。”囊瓦答應了。於是沈尹戌引軍北上,囊瓦堅守漢水。

沈尹戌這招很毒,如果囊瓦能夠忠實地執行這一策略,吳軍至少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。但是囊瓦手下有兩員副將,一個叫武城黑,一個叫史皇,都勸囊瓦不要聽沈尹戌的。

武城黑說:“吳軍的戰車以純木制成,我軍的戰車包裹了皮革,雖然堅固,卻不耐雨濕,長期暴露在外,容易脫落。如果長期呆在這裏靜坐,我們的優勢就不存在了,不如速戰速決。”

史皇說得更直接:“國人本來就愛戴左司馬而厭惡您。如果這一次他成功焚毀吳軍戰船,切斷吳軍後路,戰功就都是他的了,您更加擡不起頭來。您一定要速戰速決,否則即使打了勝仗也對您沒有任何好處。”

史皇的話說到了囊瓦的心坎上。吳國進攻楚國,自是蓄謀已久,但是楚國的輿論認為,正是因為囊瓦貪婪,導致蔡國和唐國背叛,才引發吳國大舉入侵。囊瓦急需一場軍事上的勝利來平息非議。但是,如果這場勝利被歸功於沈尹戌,對他來說則適得其反,還不如不勝。

囊瓦聽從了武城黑和史皇的建議,率領楚軍主力渡過漢水,尋找吳軍決戰。楚軍自小別山一直擺到大別山(小別山、大別山均為淮南漢北之山,非湖北的大別山),聲勢極為浩大。

同年十一月,吳楚兩軍在柏舉(今湖北省麻城)會戰。開戰的那天早上,闔閭的胞弟夫概請戰:“囊瓦不仁不義,貪財好貨,手下沒有人願意為他賣命。請讓我當先鋒,直取囊瓦中軍,您率領大軍緊隨其後掩殺,必克楚軍。”

闔閭沒有答應。孫武也認為這樣做太冒險,以他的軍事理論,“勝兵先勝而後求戰,敗兵先戰而後求勝。”這種戰而求勝的仗,他是不願意去打的。夫概遭到斥責,心裏很不服氣,出來後對自己的親隨說:“我們身為臣子,只要做得符合道義就行,不一定要聽命於君王。為了攻入郢都,我今天就算是戰死也在所不惜。”也不跟闔閭打招呼,帶領部屬五千人向楚軍發動攻擊。

事實證明,孫武是個理論家,而夫概是個實幹家。當理論家瞻前顧後的時候,實幹家已經勇往直前了。夫概沒有任何戰術,他只是認準了囊瓦所在的方向,將手中的寶劍一揮,五千人如同車輪滾滾,向楚國中軍殺去。

囊瓦的中軍果然像塊豆腐,一碰即碎。

中軍的潰敗引發了楚國全軍的混亂,還沒等吳軍主力上場,楚軍便開始敗退。等到闔閭明白發生了什麽,楚軍已經跑得只剩下背影了。他大喜,連忙發動全軍追趕。

囊瓦跑得最快,而且跑得最遠——他一口氣逃到了鄭國,確認吳國人不會再追上來才停下。史皇在亂軍中戰死。楚軍在司馬薳射的帶領下,開始還算有序,退到了清發(水名,今湖北省安陸縣境內),準備船只渡河。

吳軍尾隨而至。闔閭將要發動進攻,夫概說:“困獸猶鬥,何況是人?如果逼得太緊,楚軍懷有必死之心,有可能反敗為勝。如果讓他們先渡一部分,先上船的知道自己可以活命,沒上船的就想著要上船,都不想作戰了。這個時候我們再發動進攻,可以事半功倍。”

這一次,闔閭聽從了夫概的建議。楚軍船只有限,剛上去不到四分之一的人,吳軍殺過來了。一時間,沒上船的拼命向船上跑,上了船的急於開船,相互之間甚至拔刀相向,沒等吳軍靠近,楚軍已經開始自相殘殺起來,薳射根本彈壓不住。吳軍追到岸邊,又一陣砍殺,楚軍死傷無數。

薳射好不容易逃得性命,帶領楚軍殘部渡過清發,又累又餓。眼看已是淩晨,料想吳軍要收拾戰場,應該沒有那麽快跟上,於是埋鍋造飯。沒想到飯剛煮熟,吳軍殺到。眼看熱騰騰的飯菜讓吳軍搶去飽餐一頓,楚軍徹底崩潰了,有序地敗退變成了四下逃散,薳射也被亂箭射中身亡。

這一戰後,吳軍長驅直入,抵達郢都城下。

有史以來,郢都第一次因為外敵入侵而緊閉城門。但是,再堅固的城門現在也抵擋不住吳國人了,因為楚軍的主力已經消耗殆盡。僥幸活下來的,也鬥志全無。唯一給吳軍造成麻煩的,是沈尹戌的部隊。他在息縣聽到囊瓦敗退的消息,日夜兼程趕往救援,在雍澨(shì,今湖北省境內)與吳軍大戰一場,頗有斬獲,然而寡不敵眾,最終被吳軍包圍。沈尹戌在戰鬥中受傷,他命部下砍下自己的腦袋,免得被吳軍得到他的屍首。

關鍵時刻,年輕的楚昭王倒是臨危不亂。當時長江流域還有大象生活(直到戰國年代也還有,秦之後逐漸絕跡),楚國宮中素有豢養大象的傳統。楚昭王命人在大象的尾巴上綁上火繩,點燃後驅向吳軍。吳軍從來沒見過這種“火象陣”,進攻勢頭為之一挫。趁著這個空當,楚昭王帶著他的妹妹季羋(mǐ)和一批大臣沖出郢都,渡過沮水(今湖北枝江境內),又渡過長江,進入雲夢(今湖北省中部)。

史墨預言吳國人終將進入郢都,果然變成了現實。然而,吳國人在郢都的表現,有點像李自成進了北京,讓人不敢恭維。《左傳》記載,“吳入郢,以班處宮”,也就是按身份高低,入住楚國的宮室。《吳越春秋》更說得明白:闔閭霸占了楚昭王夫人,伍子胥、孫武、伯嚭等人也分別霸占了囊瓦、沈尹戌等人的妻妾,以羞辱楚國。伍子胥和伯嚭對楚國有刻骨仇恨,做得出格便也罷了,孫武堂堂一代宗師也混水摸魚,真是讓人無語。

《列女傳》對這段歷史也有記述:闔閭進入郢都之後,將楚國後宮的女人一一奸淫。輪到楚平王的夫人、楚昭王的母親、秦穆公的女兒伯嬴的時候,伯嬴堅決不從,拿著小刀說:“妾聽聞,天子是天下的表率,公侯是國家的表率。天子沒有規矩則天下亂,諸侯失去節操則國家危。夫婦之道,是人倫的基礎,教化的起點。所以先王定下規矩,男女授受不親,坐不同席,食不共器,以示區別。如果諸侯侵占人家老婆則削爵,卿大夫偷情則流放,士和庶人發生奸情則閹割。您身為一國之君,不做好表率,拿什麽來教育自己的人民?妾還聽聞,生而受辱,不如死得光榮。您不做好表率,就當不好國君;妾和您通奸,就沒有臉活在這個世界上。一舉而兩辱,所以妾以死相抗,不敢承命。再說了,但凡男人搞女人,圖的就是快樂。您只要再進一步,妾就自殺,您何樂之有?”闔閭聽了,大感慚愧,默然退出——故事講得有板有眼,然而經不起推敲。秦穆公死於公元前621年,至此一百多年,就算他晚年得女,伯嬴也是一百歲以上,有什麽搞頭!

《左傳》還記載,闔閭的兒子子山搶先進入囊瓦的家裏,屁股還沒坐熱,夫概叔叔來了。夫概喝了點酒,臉紅紅的,加上這段時間沒休息好,眼睛也是紅紅的,直瞪著子山,一句話不說,就做了一個手勢,意思是“你出去”。子山裝作沒看見,顧左右而言他。夫概大踏步走上來,一只手已經放在了劍柄上。子山的左右一看不好,連忙搭成一堵人墻,十幾支長戈直指夫概,擋住他的去路。

夫概視而不見,直往前走。人墻被他逼著不斷後退,一直退到子山前面,退無可退才停下。夫概輕蔑地看了看差不多頂到鼻尖的長戈,臉上露出一副高深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